序:當我們都被News Fed 了
text / 山地
.
密集,瑣碎,斷續,躁動。時而公共,關乎宇宙存亡;時而極度私隱,或無聊至極,似真還假⋯⋯
.
但你放下不看,就異常不安,怕失去重要觀點,話題也很快跟不上;只是你每次想認真閱讀,指尖卻慣了往下刷。你想分享觸動你心的消息,卻無時間消化1,500 字以上的文字;但不知怎的卻有時間繼續刷下去。據說,只要刷下去,Facebook 一天可給你高達1,500 個news feed。很煩,但我們天天黐着它等餵飼,是名副其實的fed by news。
.
但我們讀了什麼news?當我們被這些news 所餵飽,會消化出怎樣的世界觀來?
.
大概是5 年前,FB 仍被捧為改變世界的書。先是埃及的阿拉伯之春,後是3 年前的台灣太陽花運動,到2 年前香港的雨傘運動,網絡上的社交媒體成為集結社會力量的平台。自那些年起,我們不再依靠傳統媒體的報道,而透過FB 打破霸權,看獨立媒體網、看《蘋果日報》App、看SocREC 的網上現場影片,再用WhatsApp 互通消息、公民記者和攝記也湧現,FB 成為每個人信息發放的公眾平台⋯⋯但只不過事隔5 年,FB卻由英雄變成怪獸。埃及阿拉伯之春的重要推手之一Wael Ghonim 公開說:「我曾講過,想要解放社會的話,你需要的,其實只是網絡,但我錯了!⋯⋯那同一個連結我們推翻獨裁政權的工具,最終把我們撕裂。」因為社交媒體過濾了異見,信息良莠不齊,大量信息也不容駐足細想,只急急叫人跳進情緒的判斷。
.
這陣子,像這樣對網上閱讀新聞的反思漸多。或者應該說,這樣由鐘擺一邊走到另一邊的反思,其實從沒停止過。歷史就是這樣,當科技的突破讓我們走進新的可能,新的可能最終會叫我們走向極端,引發新舊衝突,迫人反思。或許你會說:這是FB 之禍,是科技太進步之錯,然後為傳統媒體的失落感到唏噓。單單歸咎科技,不會讓我們找到出路。或許我們仍未覺察,我們已被推到一個極端,不得不從根本,重新思考當走的路──生活如是,政治如是,媒體也如是。
.
當快跑得過急,資訊速度超越了極限,我們每個人的肉身就成了最大限制因素,心靈的焦躁就是證明。我們是時候慢下來,回到本質的問題,思考我們上社交網站究竟在讀什麼?新聞何竟成了news feed ?究竟什麼是新聞?怎樣才是新媒體?我們每天所讀的,為我們建構出一個怎樣的世界?這是歷史的辯證,我們就在鐘擺中進行反思與實驗。這一期就是這樣一探問過程,在資訊滿瀉的世代,我們請來網絡、雜誌、書籍的媒體人,分享他們的體驗。在快與慢之間,尋回閱讀的胃口和節奏,願你參與其中,不再被news 所fed。
top of page
SKU: BOOKABREAK0032
RM25.00Price
Out of Stock
bottom of page